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系列会议精神和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3月5日上午,郑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在郑州市公安局隆重召开“2020年度郑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总结表彰会议”。国务院联席会议河南督导组组长、公安部五局副局长王丰,郑州市联席会议召集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市长、公安局长马义中,市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王玉东及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郑州市移动、郑州市联通、郑州市电信公司和驻郑银行机构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江涛主持会议。
2020年,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但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据通报,2020年全市刑拘电信诈骗类犯罪嫌疑人5514人,破案2833起,逮捕犯罪嫌疑人1523人,止付冻结银行卡88035张,返还群众被骗资金414万。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打击 “坐地骗”专项行动、“猎鹰五号”专项行动、斩链行动,行动中全市共打掉20人以上团伙43个,抓获嫌疑人2134人;黑灰产治理方面,成立专班重拳打击电信诈骗黑灰产,在全国率先开展涉诈黑灰产业联合惩戒工作,依靠联席办联合管控,加强行业治理。自2020年7月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打掉10人以上黑灰产业团伙6个,20人以上黑灰产业团伙6个,共刑拘1299人,逮捕210人。
从会议通报的情况来看,2020年全市电信诈骗案件已占刑事案件数的38.62%。从犯罪趋势看,传统犯罪正加速向以互联网为媒介的非接触性犯罪转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影响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突出的问题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会议指出:2021年打击治理涉诈黑灰产工作的重点是开展好“断卡”行动。一是强化公安机关发挥牵头作用,坚持“打管并重、以打开路”。继续加强市县两级反诈中心建设,搭建电信网络诈骗打防侦办平台,整合资源手段、创新技术战法,坚决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遏制住。以公安部“云剑”“断卡”行动为引领,重点攻坚“杀猪盘”、刷单、贷款、冒充熟人等高发类型犯罪。要严厉打击卡头卡贩,对开办、带队、收卖、贩运等环节全链条打击。同时,加强对银行和运营商的问责,盯死看牢重点网点,保持刀刃向内,严格查处“内鬼”,在追查线索过程中,通过打击行业内鬼,横向扩线,实现全面打击。
二是检、法机关要强化诈骗犯罪刑事起诉审批力量,统一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诉讼审判标准,及时介入重特大案件,提高电诈案件的办案质量。要公开宣判一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通过严惩犯罪嫌疑人,达到震慑犯罪的效果,营造严打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良好法制氛围。
三是行业部门要主动作为,监督查堵漏洞。各级银行主管部门要统筹抓好单位和个人涉案账户的整治工作,要将个人账户同步纳入涉案账户整治工作范畴,采取同等倒查措施,加强风险管控和通报问责。通信主管部门要建立检测模型及运营商自身的异常入网监控、异常设备使用等,进行常态化检测,及时发现高危号码并予以关停。三大运营要筛选高危人员,对短期内开多张手机卡,进行二次开机实人认证,未通过认证的及时关停。
四是要加大宣传,教育群众远离“两卡”黑灰产。重点宣传非法开办“两卡”可能面临的违法犯罪处罚或惩戒措施,金融机构和电信运营商要对新办用户进行告知,要签订告知书;今年市联席办将继续结合打击整治情况,公开曝光开办涉案“两卡”较多的营业网点和行业人员,确保“断卡”行动取得实效。
会议强调,反诈骗工作事关民生、民心,打击资源有限,但防范措施无穷。各行业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行动起来,以人民为中心,发扬优势,找准定位,在防范上下功夫,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根据发案特点结合本单位实际创新宣传方法,特别要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在校学生、农民工、老年人的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运用技术手段开展精准预警劝阻和技术反制工作,有效压降发案。
最后,马义中要求市联席办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全面梳理本行业、本系统、本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和管理漏洞,坚持以问题差距和目标任务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精准施策,从严从细从实抓落实,切实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坚决夺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全面胜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