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考完最后一门交卷了,也是我们一年一度护航高考该‘交卷’的时候。”6月8日下午,正在辖区考点执勤的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交警六支队支队长刘建刚说,每年高考前后,他们都会做足“功课”,保通预案制定、安全隐患排查,考试中的警力资源调配、交通秩序管理、执勤值守……几乎是一刻不停,生怕有所疏漏,只为了给广大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从警31年来,作为老交警的刘建刚陪伴了数以万计的考生完成高考,每一年都为辖区的高考护航任务交上合格“答卷”。
在郑州交警的“朋友圈”里,刘建刚可是大家的老熟人。1991年从警,从一名普通交警干到中队长、副大队长、教导员、大队长,每到一个新岗位,他总是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不改初心本色。“不管带不带长,咱首先是一名交警,一定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再说其他的,业务不扎实、工作不到位,凭啥去带队伍?”刘建刚说。
2021年7月20日,郑州出现罕见特大暴雨,作为交警六支队支队长的刘建刚果断决策、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考虑辖区金水东路沿线和5条主要道路隧道容易出现险情,刘建刚一直坚守在抢险救灾一线,指挥民警全员上路,迅速对桥梁、隧道等实施交通管制措施,通过警车牵引、清障车拖吊、涉水推车等方法逐一将路面通行受困车辆转移至安全地带。
当时,正在桥下疏导救援时,刘建刚突然收到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上千名病人被困急需转运的求助信息。他立即安排人员组成先锋队,和其他救援力量一起乘坐冲锋舟开进医院组织救援和维护秩序。在赶往现场途中,他组织警力对道路周边车辆进行清理,为救援腾出急救车辆通道、抢救通道、保障通道三条应急车道,确保社区救援物资顺利送达,大型工程车等重型设备有序进出,最终为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5000人成功转移开辟了保通护航的救援通道。
连续一周多的前线指挥,刘建刚和战友们一起寸步未离开岗位,脸晒黑了,脚板磨出了水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掉队。“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考验我们的时候,这点苦这点伤不算啥,为救援保通护航才是最重要的!”刘建刚说,整个防汛抗灾期间,六支队全体民辅警斗志昂扬、不畏艰难,受理群众求助1000余起,疏散群众2万余人。
自2021年来,郑州发生多轮疫情。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刘建刚再次带领战友们“逆行”而上。他们第一时间组织39名民辅警成立三支党员突击队奔赴防疫一线,在郑东新区、柳林、圃田高速收费站成立三个核酸检测查验服务站,通过采取挂党旗、党员民警佩戴徽章和“共产党员”红袖标上岗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民警在疫情防控一线树旗帜、亮身份、做表率,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作为一名老交警,在日常交通管理中刘建刚“有勇有谋”。为解决道路“毛细血管”易堵塞的难题,他带领六支队通过重置警力、重划警区等形式,科学布建作战单元。根据人流、车流、物流变化特点,将辖区划分为四级网格,网格内设置45个路段(区域),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民警和若干辅警,使警力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确保协调指挥更加高效。同时,六支队还大力推进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将公安智慧交通系统与交警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优化六支队警务指挥体系,采取挂图作战勤务,深挖视频监控应用等数据平台的作用职能,有效打击了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消除了事故黑点和秩序乱点,辖区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交警工作做得好不好交警说了不算,广大交通参与者认可才算。”这是刘建刚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带着这样的工作理念,刘建刚带领六支队做了很多惠及百姓的实事儿。疫情时期,为方便郑州市的民生物资供应,六支队组织警力在万三公路、商都路、郑汴物流通道等道路开辟“绿色通道”,对整车合法装运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采取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的“三不政策”。对没有明显交通违法行为的不得随意拦车检查,对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以教育、警告为主,违法现场不扣证、不扣车、不滞留,及时处理放行。这些举措让南来北往的货车司机纷纷点赞:“这样的交通执法,有温度!”
在今年5月25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刘建刚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在市局观看表彰大会的现场,刘建刚身披绶带,精神奕奕。“这个荣誉不只属于个人,更属于郑州交警,这是对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肯定!”刘建刚说,成绩属于过去,他更看重未来,“不仅让辖区每条道路畅通,更让每个交通参与者的心里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