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交警部门九举措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来源:本站  时间:2023-09-04 10:38  
针对专项整治查纠发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薄弱问题,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农村交通管理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查研究、分析研判、把脉问诊,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九举措”全面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代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针对专项整治查纠发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薄弱问题,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农村交通管理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查研究、分析研判、把脉问诊,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九举措”全面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代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一、深入开展农村交通安全专题调查研究。利用大数据梳理研判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查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及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等“人、车、路、环境”各环节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研判,针对存在的问题精准施策,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大交管”协同共治格局。

二、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管控。紧盯“一早一晚”、周末、婚丧嫁娶、农村集市、民俗活动等重点时段,聚焦城乡结合部等周边道路、国省道及县乡道路穿村过镇、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和交通流量大、事故多发等重点路段,以货运车辆、农村客运班车、校车、面包车和货车、拖拉机、摩托车、三四轮电动车为重点车辆,全面梳理分析2023年以来农村地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交通流量等信息,落实执勤民警包镇、包村,包线、包段责任制,开展每日不少于6小时的农村地区道路勤务和流动执法,全覆盖开展农村地区突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三超一疲劳”、无牌无证、违法载人,客车违法超员,以及酒驾醉驾等农村道路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提升勤务部署和应急处置的实效性,形成严管、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 

三、推动压实农村交通安全责任。健全完善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机制,对农村地区较大以上事故以及涉务农务工出行的典型责任事故,联动相关部门严格依法开展责任倒查,推动依法依规追责问责,落实交通安全责任。

四、深化农村交通安全“两站两员”建设应用。会同保险部门和乡镇政府深化警保合作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交通安全劝导站、交通安全管理员和交通安全劝导员“两站两员”建设,全力打造建设标准、运行规范的警保合作劝导站,合理制定劝导站勤务计划和上岗时间安排,落实重要节假日、红白喜事、赶集庙会、恶劣天气、重大安保时段等劝导宣传工作要求。推动交通安全劝导员与农村护路员、农机服务员、乡村振兴队等力量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探索接地气、务实效的劝导管理模式。 

五、组织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全员培训。6月28日,通过全市交警视频系统召开了农村地区“两站两员”工作培训会,借鉴南阳等地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工作经验对全市公安交管部门中队长以上民警和农村地区劝导员进行了交通安全劝导培训,7月至9月底,对全市各县区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进行全员培训,推动劝导工作规范化、实效化。 

六、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流动执法机制。在深化农村派出所建立交警中队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统筹城乡警队警力分布,进一步完善城市警力向农村地区道路倾斜的工作机制,组建实体化运作的交通安全流动执法队伍,将勤务重心向管理薄弱的农村地区倾斜,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七、强化农村道路交通重点违法精准管控。依托科技手段创新勤务模式,在农村地区重要通道深化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应用,加快部署以图搜车和人脸识别服务,在路面预警拦查交通违法的同时,组织执勤民警、劝导员精准上门溯源,源头劝导警示相关人员。聚焦农村务农务工出行和交通事故特点,针对“双违”、酒驾醉驾等易肇事肇祸违法,组织开展“农村突出违法集中治理”行动,保持严管高压态势。 

八、深入排查治理农村道路安全隐患。加强穿村过镇、平交路口等重点路段和区域的交通组织精细化设计。扎实开展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点段治理,对易发多发机动车翻坠交通事故的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侧险要路段,落实警告标志、减速带、路侧护栏“三必上”改造,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农村道路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路侧险要路段,增设护栏或示警桩、示警墩,以及减速标线、车道边缘线等交通标线和轮廓标,加强诱导警示。对道路基础条件极差、短期内不能增加护栏的,通过临时性设置警示桩、堆土砌石等拦挡警示设施,加强引导提示。加大农村公路平交路口“一灯一带”建设,对农村公路隐患突出平交路口增设提示警示标志和减速带,对易发多发交通事故的平交路口,落实警告标志、道路标线、减速带、警示桩、交通信号灯(含闪光警告信号灯)“五必上”改造,全力消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九、积极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建设,积极推动农村及农村中小学校“一块宣传栏、一个大喇叭、一组宣传标语”等交通安全宣传阵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重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时掌握乡村振兴新业态,组织发动民辅警、劝导员上门督促集中用工单位、种植大户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签订责任书,加强对接送人员车辆及驾驶人、务工务农群体的安全监管和警示教育。探索建立农村交通安全警示曝光机制,定期将典型事故案例以及“两违”等严重违法案例制作成图文、视频资料,通过各类媒介加大警示曝光力度。针对性地加大“一盔一带”宣传提示,在农村地区形成驾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戴头盔、靠右行、不超员”的风尚。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