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大家在公共场合时常可以见到警察巡逻,维护治安和公共秩序,而对于虚拟的网络公共空间,从6月1日起也将开始有警察进行公开的巡逻执法,对于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发布淫秽色情及低俗等有害信息等行为进行公开巡查执法,建立常态化公开巡查执法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社会治理,切实维护网上治安秩序,公安部在组织部分地区开展公开巡查执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建立网警常态化公开巡查执法机制。从6月1日起,包括郑州在内的全国首批50个省市公安机关统一标识为“网警巡查执法”的微博、微信和百度贴吧账号集中上线,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一起,共同构筑和谐、文明、清朗的网络空间。昨日,记者获悉,郑州警方“网警巡查执法”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百度贴吧账号已上线。至此,网警从幕后走向前台,开展网上公开巡查执法工作,全面提高网上“见警率”,着力提升网络社会公共安全感、群众满意度。
尊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一样,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负法律责任。随着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和QQ等即时通信工具为代表的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给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网络社会治理带来严峻挑战,各种传统犯罪不断向互联网渗透,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涉毒涉枪、诽谤、寻衅滋事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频发,淫秽色情、低俗等有害信息滋生蔓延,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据郑州警方网安负责人介绍,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随着网警常态化公开巡查执法机制的建立,警方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和针对性将更强更及时。“就像我们巡警在街上,你发现了违法犯罪或者受到不法侵害,可以直接向我们街上巡逻的警察去报案、投诉、举报,现在我们的巡查方式是把我们的身份公开在网上亮明,在网上主动接受网民的举报、投诉。”该负责人表示,网警巡查执法的任务,不仅是打击犯罪,同时还会发布典型网络犯罪案例和警示防范信息、接受网民举报网上违法犯罪线索,开展网上法制宣传教育等。因此,对警察来讲就是从幕后走到了前台,由过去的被动执法变为主动执法。
案例:今年1月16日,国内一知名视频网站发出一段题为《郑州小树林30秒快闪:十壮汉秒残一警察》的视频。视频中十几个人将一名警察拖入小树林进行殴打,其过程持续了30秒,视频上传者声称该事件发生在郑州。该视频发出后引发网民广泛关注,郑州警方也迅速介入展开调查。后经警方治安、宣传、网安等部门调查证实,该视频为郑州一家置业公司自编自导微电影《劫伴而行》的片段,和公安机关和民警毫无关联。查清视频来源后,郑州警方嵩山路分局治安民警随即到该公司进行了核查,并传唤公司相关责任人到公安机关接受询问。经查证,网络上传播的视频系该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唐某组织拍摄的贺岁微电影《劫伴而行》中的片花。唐某为吸引眼球、提升知名度,为片花加上《郑州小树林30秒快闪:十壮汉秒残一警察》的虚假标题,并配上“小树林冒死偷拍!前前后后不到一分钟!……”等文字说明,授意曹某上传至视频网站,进而引发了网络广泛关注。随后,警方《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对唐、曹二人涉嫌散布谣言,谎报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等违法行为,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郑州警方在此提醒广大网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网络空间的净化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同时,希望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携手共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新闻链接——
此次公安部部署建立的网警公开巡查执法机制,将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推开,在全网运行并常态化运作。该机制将通过建设网警公开巡查执法平台,建立完善网上公开巡查执法、警示教育、犯罪预防、打击控制等各项子机制,网警由幕后走向前台,全面提高网上见警率,实行依法、公开、主动管理,同时开展网上群众工作,提供网络便民服务。一是通过24小时巡查,及时发现网络上各种违法犯罪信息和有害信息;二是依法震慑制止网络违法犯罪和网上不良言行,对情节轻微的网民进行教育警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三是发布典型网络犯罪案例和警示防范信息,协助网民提升网上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四是接受网民举报网上违法犯罪线索,开展网上法制宣传教育等。公安部有关部门还就建立网警常态化公开巡查执法机制,专门制定下发了相应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